(相关资料图)
“年龄愈长,对健康也愈发关注。”浙江乌镇老人胡晖说。去年,当地社区给胡奶奶配备了智能手环,可以随时随地贴身监测。
2020年12月9日,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,工作人员在帮助老年人使用自助机查询号源。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6月底,北京养老服务网正式上线运行,网站汇集北京市574家备案养老机构、1469家养老服务驿站等,方便老年人了解“家门口”的养老服务资源。 近年来,随着我国适老化改造及信息无障碍服务成效的逐渐显现,不少老年人开始融入数字社会。 今年3月,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,截至2022年12月,我国网民规模为亿,互联网普及率达%。其中,60岁及以上群体占比显著提升,达到%。 为保障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解决就医需求,一些医院也在不断创新实践。比如,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“掌上阜外医院”推出关爱版,推出大字体、大图标、高对比度文字等优化,保留业务核心功能,精简用户操作流程。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有关负责人介绍,面对亿万老年人的现实需求,各地区、各部门正在加强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,形成统筹推进、分工负责、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,加快建立解决老年人面临“数字鸿沟”问题的长效机制。同时,不断完善法规规范,切实保障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过程中的各项合法权益,将促进老年人融入智慧社会作为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重点,弘扬尊重和关爱老年人的社会风尚。(新华社记者 李恒) 阅读原文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