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。
一个明显的现象是,今年的插混SUV市场,真的是太卷了!
前有“车坛常青树”,月销5万台起步的比亚迪唐/宋/海洋系列:
(资料图)
后有以一己之力压制BBA的后起之秀——理想:
不仅仅是这些“引领者”在发起对燃油车的冲击,今年也有许多“搅局者”,加入到了这场插混SUV的变革中。
像是零跑C11、深蓝S7这种新品牌新车型,不到15万的起售价根本不讲武德;
哈弗枭龙、吉利银河L7这种传统自主品牌车型,也和比亚迪一同发起了价格战。
说来也有意思。新品牌往往是先有纯电平台、后加发动机做成增程式,传统品牌却是在燃油车的基础上直接换装插混系统。
各家的风格,也各有千秋:零跑主打空间和纯电续航、深蓝主打颜值和科技、比亚迪主打三电和性价比、长城主打配置和四驱、吉利银河主打设计和动力……
就连价格区间都像叠罗汉一样,几千块钱就是一挡,属实是把错位竞争玩明白了。
既然之前我们聊过零跑C11了(感兴趣的小伙伴戳这里:“地表最强”三缸机,竟是一台15万的电改油?),那么这次社长就再来聊一聊吉利银河L7,看看它的表现究竟如何,打法又和别的品牌有什么不同。
接下来一个月,社长还会再和大家聊聊哈弗枭龙MAX、深蓝S7和改款后的比亚迪宋PLUS DM-i,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在评论区留言。
全程100多公里试驾下来,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吉利银河L7,我会说“旧瓶装新酒”,但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去优化使用体验,优化的思路也像极了新势力。
这一点,在设计上就体现得十分明显。
就比如它的封闭式进气格栅和隐藏式排气,会让不少人以为这是一台纯电车型:
熏黑的ABCD柱、悬浮式的floatingroof车顶和黑色车身下包围等设计元素,也是蔚来等新势力的惯用操作。
这样做的目的,是为了从视觉上降低车身的高度,从而配合车身线条,营造运动感。
内饰部分简洁的设计、黑白的配色、三块大屏幕甚至是官图的拍摄风格,同样像极了新势力:
车机也换成了卡片式的交互方式,操作起来十分简洁,视觉效果也足够清爽。
而
16.2英寸副驾屏加上“一键躺平”和“理疗模式”(座椅按摩的滚轮自带加热功能),主打的就是一个“VIP影音休息室”。吉利还贴心地用上了一块很长的“房檐”遮阳,追剧的时候不用担心屏幕会反光。
即使是挡上所有的车标去盲测,也很难说吉利银河L7不像一台新势力。
但打开高耸的发动机盖之后,里面却藏着一颗“老势力的心”——这套雷神电混8848动力总成,可以简单理解为上一代雷神混动的全面升级版。
老规矩,先放参数:
1.5T四缸发动机,最大功率120kW,最高热效率44.26%,能吃92号油;
P1电机最大功率60kW,P2电机最大功率107kW,均可用于驱动;
3挡DHT,发动机/电机驱动均可换挡;
系统综合最大功率287kW(特定点工况),0-100km/h加速时间6.9秒;
WLTC亏电油耗5.23L/100km(NEDC标准下是4.4L/100km);
9.11/18.7kWh电池包,CLTC纯电续航55/110km。
社长这次和同车的媒体老师驾驶了123km,涵盖了城区、城郊和高架路况,全程开启空调,其中还包括一小段的激烈驾驶、2小时左右的停车拍摄,属于能耗较高的工况。
从相对准确的表显续航来估算,这段路总共消耗了86km表显纯电续航和67km表显燃油续航,折算下来大约是14kWh电量和3.5L汽油。
按照1L油能发3.5度电来算,真实油耗大约在6.1L/100km,仅供参考。
那吉利银河L7实际开起来的感觉,到底怎么样?
它一共提供了智能、纯电、增程、性能4种驾驶模式,分别对应着“最省油”、“最省电”、“最平顺”、“最快”这4种用车需求。
纯电模式和增程模式社长就不多说了,和大家熟悉的电动车开起来感觉差不多,我们重点来聊聊智能和性能这两个模式。
在智能模式下,它会根据动力(扭矩)请求自动选择3挡DHT的挡位,智能匹配最佳的发动机转速和热效率。
说人话,就是让发动机最高效地运转,从而达成省油的目的。
而且这个3挡DHT并不只是会给发动机换挡,由于P2电机被集成在了变速箱内,因此电驱也同样可以“换挡”。
这样一来,既不会影响发动机突然介入时的平顺性,也能在高速状态下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,跑长途会更加省油。
最离谱的一段,我相对温柔地开了1个小时多一点,平均时速30多公里,折算下来的油耗也就4.4L/100km左右,足见它省油的功力。
但速度起来之后,如果感官比较敏锐,还是能在“小油门、时速缓慢增加/减少”的工况下感受到轻微的换挡顿挫的。
如果拿燃油车来类比(毕竟电动车没有顿挫),大概有点像5-6挡切换时的感受。
所以对这一点比较介意的用户,可以切换成没有顿挫的增程模式。只要不是跑高速,百公里油耗会比智能模式多0.3L左右,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
其他的驾驶感受,基本能够值回票价。
吉利银河L7的悬架在羊角等部分使用了更轻的铝合金,阻尼和行程也恰到好处,5分舒适5分运动的感觉比较均衡。
刹车部分,前段动能回收的电制动过后,机械刹车介入稍微有些突兀。
转弯的时候,方向盘的转向手感比较线性,但在各个模式下回正都比较积极,需要适应一段时间。
但它在智能模式下并不是完全没有缺点。在踩下加速踏板之后,由于调校偏向舒缓,动力会延迟0.5秒左右才会得到释放。
慵懒开车的老司机可能会比较喜欢,但对动力响应有需求的话大概率会需要适应。
社长猜测,应该是吉利为了日常驾驶时的平顺性,在软件标定上作出的调整。反馈给他们之后,有可能会在下个版本的OTA升级中再进行优化。
吉利银河L7本质还是一台家用车,只是马力“稍大”了一些。
同车的媒体老师在接近满电的情况下测了一下加速,6.9秒打平了官方给出的零百加速时间。
这是因为它的系统最大功率的确有287kW,但和燃油车一样,最大功率只能在特定的高转速区间出现。而且受限于前轮驱动,起步也没那么冲,所以不如很多四驱电动车。
它完全亏电的表现也和其他插混车型一样,没有满电那么猛。
社长跟风测了一下亏电状态下的零百加速,差不多在12秒左右,和一台功率100kW的1.5L的燃油车加速体感差不多,比其他1.5L发动机的插混车型略强一些。
总体来说,银河L7更像是一台全新的“燃油车”,在电气化和智能化加持下获得了不错的用车体验,也完全值得这十几万元的价格。
至于插混车型为什么普遍存在“有电龙、没电虫”的现象,下次社长会单开一期技术解析,和大家好好聊一聊。
很多小伙伴可能会好奇,既然有了极氪和几何两个新能源品牌,领克和吉利也有新能源车,吉利为什么还要再推出一个银河系列?不怕“我杀我自己”吗?
一个最直观的原因是,今年PHEV车型的销量已经完全达到了井喷的地步,同比增长率几乎达到了100%,正在取代纯电车型,成为新能源替代燃油车的主力军。
现在的市场环境,也像极了几年前:一条鲶鱼让更多人开始关注新能源、接受新能源,蛋糕也越做越大。
只不过这次的鲶鱼不是特斯拉,而是率先停售燃油车的比亚迪。嗅到了商机的车企们,也纷纷像当年对标Model 3那样,主动选择比亚迪当做自己的假想敌。
所以无论是吉利、长城、奇瑞还是长安,都属于“打不过就加入”——
比亚迪DM-i能通过“油改电”和规模化效应降低售价,能通过独立的新能源销售网络区分用户群体,那我们也能!
吉利的银河系列,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。这相当于把吉利本品牌拆分成了两个部分,燃油车属于“吉星”系列,新能源车属于“银河”系列,双方井水不犯河水。
这样一来,吉利银河从产品研发阶段就能专注新能源用户的需求,也能从销售端给用户留下更加“新能源”的印象。
至于吉利银河能不能帮助吉利完成2023年新能源销量增加100%、新能源渗透率50%的远大目标,还要让子弹再飞一会儿,等到年底我们再来看。
作为一个新能源行业的观察者,社长最后再叨叨两句。
最近两年的新能源行业,除了肉眼可见的内卷和价格战之外,还有两个明显的趋势。
一个是新能源的赛道变得越来越细分,MPV、猎装、旅行乃至双门跑车都已经不再令人眼前一亮,获得用户关注的阈值正在不断提高。
车企间的竞争,最终还是要回归产品和价格本身。
再一个,由于车企和用户的关系越来越近,用户反馈得到处理的时间正在逐渐缩短。
这也就意味着新能源车的新老交替速度只会越来越快,每一次年度改款都会带来新的惊喜。
而这两个趋势,也一定会和新能源自身的优势形成合力,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新的契机和希望。
公社社群不止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车圈社友!还有行业一手资讯、工厂探秘活动、新能源车干货、真实车主分享、不定时开启活动还有机会赢好礼。
悄悄说“滑布李和社长也在群里呦!”
长按社群小姐姐兔头的二维码,回复“大群”、“比亚迪”等即可进群。
关键词: